湘江向前丨安全守护者:守望在梅溪湖的“第五季”

发布时间:2025-10-04

晨光起,湖面醒,我们已在路上;星光现,人未散,我们仍在守望。

我是罗率,湘江运营梅溪湖一期项目的安保队长。两年,七百多个日夜,我和我的队友们像钉子一样“钉”在这片12.7公里的湖岸线上。有人笑称我们是梅溪湖的“第五季”——在春的明媚、夏的热烈、秋的宁静、冬的素雅之外,我们构成了这片水域永恒不变的守护季节。

当早上七点的闹钟响起,我轻轻扣上肩章。这个动作重复了七百多次,每一次都让我想起肩上的重量——不是那几克金属,而是成千上万游客的安全。

七点二十分的岗亭早会,是队员们的安全必修课,我们的巡逻台账上写着密密麻麻的记录,这来自每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。八点整,摩托巡岗开始。7处固定点,23个重点关注区域,每一步都踏得实实在在。晨练的陈阿姨老远就打招呼:“罗队,今天西岸木栈道有些湿滑,我让老伴守着提醒过路人了。”

守护梅溪湖,从来不只是我们十几个安保人员的事。这些可爱的游客、周边的居民,都成了我们延伸的“眼睛”和“耳朵”。

对讲机呼救声,永远是最高效的集结号。记得今年夏天的一个上午,一个孩子探出护栏差点溺水、情况紧急,当我冲到现场时,已有两位游客主动守在孩子两侧;当我蹲下身与孩子交流时,周围的游客自发形成了一道安全屏障。

正午在岗亭台阶上吃午饭时,我们看着波光粼粼的湖面,享受着这份宁静。它的背后,是公司安保系统的全力支撑——43名训练有素的队员、50米一个的救生设备、定期更新的冲锋舟和救援装备,是我们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底气。

今年1月3日那场荒火,真正检验了我们的“超纲三分钟”。

当发现火情时,即使起火点不在我们的职责区域,十多名队员仍然迅速响应,迅速而准确地各就各位,消防多级泵的轰鸣声中,我瞥见队员老陈光脚蹚进冰冷的湖水,老徐被浓烟呛得不停咳嗽却不肯后退,新来的小王虽然紧张却一步不退……那一刻,我深深体会到:这两年的朝夕相处、千百次演练,练的不是个人的英勇,而是团队的默契。

当消防车赶到时,火势已基本控制。消防站后来送来的感谢信,我们把它复印了二十多份,每个岗亭都贴了一份,这份荣誉属于团队每一个人。

当夜幕降临梅溪湖,守护以另一种方式延续。晚上七点的夜巡,手电筒的光束划过湖岸,调高光线避免惊扰情侣,放轻脚步防止打扰游人……这些细节不是规章制度的要求,而是团队潜移默化中形成的共识。

记得去年夏天我们的队员救起落水女子时,岸上市民自发组成的人链;记得节日人流高峰时,各部门同事放弃休息全员上岗的默契;记得公司深夜送来热姜汤的温暖……这一切,都让我明白:守护梅溪湖,是一个庞大而精密的系统工程。

晚上九点交班时,我把巡逻日志递给夜班老徐。窗外,湖灯连成金色的线,像极了一条无尽的守护链,夜班的同事们会继续我们的工作,直到明天的太阳升起,再交给新一天的守护者。

两年,我看着梅溪湖越来越美,也见证着我们团队从陌生到默契。有人说我们的工作太平凡,可我觉得,能把平凡的事一遍遍做好,本身就是不平凡。我们守的不只是一片湖,更是游客脸上的笑容;我们做的不只是一份工作,更是一份让城市更温暖的事业。

责编:邹彦男

来源:湘江集团